自我介绍
我的规划,我当前的学术成果
我为什么要选择读研
我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是否适合读研
学术背景
科研实力综述
研究生学习规划
提纲:
学术背景:
- 致谢
- 基本信息(本科院校,学分绩点,院系排名,课程学分总数
- 喜欢的课程,大学的感悟和收获
- 自身最出彩的地方,对于专业能力的提升
科研实力综述(!!!
大学的清晰规划
学科能力
是否具备科研潜力?
是否具备某种学科能力?
为什么要申报这个意向学科及学院?
研究生阶段规划
(加上心仪学校的logo?
研一:基础知识,阅读书籍,论文
研二:开展论文写作
研三:着手博士继续深造,完成优秀的毕业论文
Ø 项目经历: 2011年6-至今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项目名称:定量结构与活性分析(QSAR)与建模
担任项目负责人 协调另外三名组员,从最初和老师讨论定题、独立撰写项目申请表并获批,到一起学习项目相关外文文献中方法模型以及一些研究生课程,掌握了TMRS、MLR统计模型、MCCV、GCV等检验准则以及各种分类器,并完成一篇基于SVM分类器的挖掘论文。项目预计在2013年3月份之前结题。
(请介绍:你的专业和学术背景、参与过的科研工作、科研学术兴趣、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其他特长以及你认为对将来申请报考研究生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亲爱的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于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我的自我陈述。
我叫罗媚,现就读于同济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本科三年的锐意进取,使我有幸能在高手如林的本专业脱颖而出,有机会继续我喜爱专业的研究和深造。
一、专业与学术背景
笃学勤思的特质,结合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辅之科学的学习方法、诚恳的求学精神,奠定了我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造就了我院系排名4/186,共修课程144分,平均成绩91.91的优异成绩。其中主要修读课程为高等数学(免考获优),概率论与数据统计(优),计算机图形学(优),算法设计与分析(优)等。这些课程使我具备了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所需的基本素养,包括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得我能够将所想落地为成果。
大学期间,我专注于培养我的综合能力。
基础知识方面:
自幼喜欢数学,喜欢万物各行其道,喜欢条理清晰的证明,大学后秉承着对数学的热爱,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取得了上海赛区二等奖的荣誉。
工程实践能力:
参与智能衣橱创新创业项目,作为队长,负责团队工作的分配和协调,个人负责后端的搭建,后端主要功能的实现以及前端与网络连接相关的部分,掌握了Django后端框架以及软件工程的基本开发流程,该项目现已通过结题答辩。
英文能力:
修读全英文的课程,锻炼个人的英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习三年软件工程
三年学习软件工程的一些感悟,会开始留心身边的事物与软件工程的联系,例如天猫双十一如此大的成交量阿里是如何处理的,服务器是如何维护的,阿里原来使用的Oracle数据库是否能承载如此大的并发性而保证数据不丢失。生活中遇到一些小问题也会思考软件工程能否帮助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
思考过程:遇到事情——思考原因——搜索资料——验证自己的想法——实现。
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写个脚本通知自己夏令营开始的消息,可以去除网页的广告,数字图像处理磨皮,批量处理图片,图像处理获取线稿的效果。
我喜欢数学,为什么呢,这与喜欢语文是不同的喜欢,我喜欢万物有理,各自以自己的法则运行,喜欢数学的变幻莫测,更享受寻找所谓变幻莫测中不变的内核,喜欢条理清晰的证明。
【彰显独立思考的能力?】
专修?
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英文能力:修读英文教学的课程,锻炼了自己的英文表达水平和口语能力
独立翻译
设计模式:如何让一个软件拥有它的钢骨。
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政府的实习让我了解到跨学科的重要性。
学术背景:
专修课程
二、科研经历
作为软件工程的学生,大学三年来,我一直在培养自己作为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所具备的基本素养。重要经历如下:
课程项目:语义SLAM
担任角色:项目成员
主要工作:
- 语义SLAM= 语义 + SLAM,交叉部分
- SLAM部分:
- 了解SLAM的发展,着重视觉SLAM,了解SLAM的基本流程
- 现有的框架:ORB_SLAM,LSD_SLAM
- 语义部分:
- 语义分割:R-CNN,Faster R-CNN
- 集成框架:
- ORB_SLAM2,Semantic,DA-RNN
- 成果:可在本机运行调试的开源框架,相关笔记整理
课程项目: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担任项目组长
- 形成梯度剖面图
- 梯度场锐化
- 图像重建
实验室项目:WebAR
- ARKit,ARCore的发展,应用,比较,主要功能点【实践:ARKit上的俄罗斯方块的AR版
- WebAR的发展
- WebAR方面的实践
三、研究生学习和研究计划
研一阶段:
学习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阅读各领域的书籍,关注专业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做好领域技术方面的总结。确定自己研究的领域,之后侧重阅读自己预研究领域的论文,了解论文实现的原理、领域流行的几大框架,若有源码,先尝试运行已有的源码。
研二:
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随后尝试个人复现模块,尝试模块的整合,尝试不同框架的模块交叉整合的效果,尝试对现有的框架进行改进。着手开始准备论文。
若可以形成具体的框架,尝试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分析框架的运行效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研三:
理论,学术,实践的迭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四、毕业后的职业目标
如果科研工作进展顺利,我希望毕业后能够读博进修,继续自己的学术生涯。在今后的就业目标定位上,我会考虑从事XXX行业工作。(继续扩展)
以上就是我的本科至今的总结及未来的规划,感谢老师的阅读!